從七八個月開始,你便會經(jīng)常在爸爸書房的地毯上爬來爬去了。從 8點到16點,滿室陽光照著你,你興奮地抬起頭,發(fā)出童稚的呀呀聲。你會看到爸爸俯案的背影,然后再高抬起頭,便會驚異地看著那整面墻一直通到屋頂?shù)奶刂茣?。你向那書架爬去,揮著你的小手。隨著你的成長,你便可以看到書架更高處的書了。
爸爸和媽媽買下這套公寓時,有一個房間是為你準(zhǔn)備的,但是爸爸當(dāng)時說,你的童年將更多地在爸爸寬大的書房里度過。爸爸和媽媽都堅信,在那滿室藏書中長大的你,看著爸爸工作的背影長大的你,將不再需要任何關(guān)于求知的教導(dǎo)。
有什么言傳能夠勝于身教呢?有什么身教又能夠勝于那滿室藏書自幼小時便開始的熏陶呢?你是幸福的,出生在一個并不闊綽,卻能夠自足的家庭,而這個家庭竟是一個充滿現(xiàn)代氣息的文人的家。
你的房間里也會有自己的書架,爸爸相信你在三四歲時便擁有自己的藏書將影響你的一生。但是,當(dāng)你能夠自覺選擇閱讀的時候,顯然會到爸爸的書架里尋找。那時,爸爸將向你推薦一些書。
爸爸的第一套藏書,是 14歲生日時你的姑姑送給爸爸的生日禮物。那是一套“青年修養(yǎng)叢書”,爸爸自己點名要的。十多年后,爸爸不得不開始借助另外一些書,來一點點沖洗掉那套書加給我的腐朽的道德教化。爸爸不希望你重蹈覆轍。
爸爸不鼓勵你讀太多的文學(xué)書。在《西游記》中,無性無欲的孫悟空成了正面角色,有著正常人性追求的豬八戒卻受到貶斥;《水滸傳》里殺害追求個人幸福、拋棄虛偽貞操觀的潘金蓮的兇手被刻畫成英雄;《三國演義》里的忠孝仁義遠(yuǎn)勝于個人的生命價值;而《紅樓夢》則無異于性夢中遺精的產(chǎn)物。中國古典文學(xué)便無書可讀了。當(dāng)代的中國文學(xué)呢?或風(fēng)花雪月,或虛偽造作。文學(xué)家的缺少思想,是一個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
這涉及一個真正的作家是干什么的問題。在中國,最優(yōu)秀的作家被理解為最優(yōu)秀的文學(xué)家,而在爸爸的心目中,他應(yīng)該是最優(yōu)秀的思想家。作家應(yīng)該是真正的知識分子,無論他用何種體裁寫作,他都應(yīng)該成為當(dāng)時社會最獨立、最進步的聲音。但是,中國的文學(xué)家,有幾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呢?這不怪他們,我們生活在一種“存天理,滅人欲”的文化中,個人的生命欲求被完全否定,倫理、道德、規(guī)范成為至高無上的尊崇。
有一些西方的經(jīng)典文學(xué)是可以讀的,但爸爸更希望你多去讀一些西方思想家的著述。西方的思想家也不全都是重人道的,但爸爸的藏書中,只有那些重視人的價值的西方思想家的著作。爸爸希望你通過閱讀,不是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而是成為一個智者,成為一個生活得真實、自由、快樂的人。
西方的東西便全都好嗎?也不盡然。但你出生成長在一個東方國度,即使爸爸個人再多的日常影響,也不可能使你完全逃脫文化的束縛。所以,你需要另一種文化進入你的思維。爸爸相信你成年后的自我判斷能力,但在成年之前,爸爸要幫助你聽到這個世界上更多的聲音,而不是像爸爸以及爸爸的爸爸那樣,年少時只能接受一種聲音。中國的兒童,最大的悲劇便是在一種聲音下長大,失去了比較、思考、選擇的機遇。
爸爸自己寫的一些書,是被某些人群認(rèn)為“毒害青少年”的。但是,爸爸卻希望你能夠選擇它們讀。爸爸知道你會相信,爸爸寫它們的目的,恰恰是為了有助于下一代更健康的“新人”的成長。如果爸爸不是最熱情地將它們推薦給你,那爸爸便也太虛偽了。
爸爸有很多性學(xué)藏書,爸爸絕不會把它們藏起來不讓你發(fā)現(xiàn),恰恰相反,爸爸希望你在很小的時候便會選擇它們。如果一個人不先把自己身體上的事情搞通,怎么能讓他去搞懂這個世界呢?
爸爸也要藏起一些書,那些虛偽的道德說教,那些塑造奴才的政治灌輸,那些把這個世界描寫成一片歌舞升平的癡人囈語。請原諒爸爸的“專制”,爸爸目睹太多人被這樣的書毒殺了,吃掉了。你生活的時代,電視和電腦充斥在生活中,真正讀書的人,讀真正的書的人越來越少了。電視使我們喪失思想,電腦使我們成為機器,你有幸在爸爸的書房中長大,也許將成為最后一代思考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