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產(chǎn)前須知:分娩姿勢示范大全

編輯:zhangxiaoqi | 出處: 新浪網(wǎng)

  在分娩的過程中轉(zhuǎn)換不同的姿勢,能夠帶來以下的好處:

  減少準媽媽的痛楚;

  提高受控性;

  有利于宮縮的頻率、時長和效率;

  利用重力加快BB的出生;

  減短分娩的時間。

  分娩第一階段的姿勢

  半躺:在膝蓋之間放一些枕頭可使產(chǎn)婦更舒服

  半坐:坐在床上,靠著丈夫的胸口

  坐著一只腳提起來:防止骨盤傾側(cè),也有助于嬰兒找到最好的出生體位

  活動:下地走走有助于孩子的出生,在分娩的第一階段,可活躍一些,但不要讓自己太累, 散步就是最理想的活動。

  分娩第二階段的姿勢

  在分娩的第二階段,最理想的分娩姿勢是能夠最大限度地打開產(chǎn)道,讓孩子順利出生,利用重力作用幫助孩子出生,而且能夠為孕婦提供安全感的姿勢。在宮縮的過程中孕婦可以變換不同的姿勢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姿勢。

  仰臥式

  平躺在床上,兩腿張開,這種姿勢可以幫助胎兒轉(zhuǎn)換胎位,便于分娩,但不能夠充分利用重力作用,外陰更容易發(fā)生撕裂,側(cè)切的幾率會更高。

  半坐式

  墊一些枕頭等在膝蓋和背部后面,半坐,然后張開雙腿。這種姿勢能夠有利于利用重力的作用,同時也方便醫(yī)生觀察宮縮情況。

  側(cè)躺式

  側(cè)向躺著,蜷縮背部,丈夫可以幫忙把她的一只腳抬起。這種姿勢所受重力作用雖然不大,但對于產(chǎn)婦來說是一種比較舒服的姿勢。

  前傾跪式

  產(chǎn)婦將手放在床上或者支撐物上,兩腿分開。這種姿勢可以減低陰道撕裂或者進行會陰切開術(shù)的幾率。但產(chǎn)婦可能會比較累,可放些枕頭等在膝蓋和手下面墊著舒服一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