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媽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寶寶生病,如果寶寶得了鵝口瘡,應該怎么辦呢?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鵝口瘡的最佳治療方法。
1、可以用醫(yī)生建議的藥物研磨成粉末,再用冷水調(diào)勻,用棉簽蘸取入口,從寶寶的下唇抹到左腮兩次,上唇到右腮兩次,舌頭兩次,每隔8小時一次,每天三次,一天入口量不超過一片,最好在喂奶后40分鐘進行治療,防止寶寶吐奶。要注意停藥后七天寶寶才能打各種疫苗,到醫(yī)院進行其他治療時也要跟醫(yī)生說明寶寶的治療情況。
2、將25克小蘇打溶解于500ml的礦泉水中,用小蘇打溶液清洗寶寶的口腔;
3、喂完奶后用龍膽紫溶液滴在寶寶的舌下,讓寶寶舌頭進行活動使整個口腔沾到溶液,每日滴2-3次,再同時補充維生素B和維生素C。
4、媽媽也可以對寶寶進行按摩治療,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肝經(jīng)和清心經(jīng)各按摩300次,揉小天心、清胃經(jīng)、揉板門各50次,再按揉大椎穴1分鐘,要注意按摩要在醫(yī)生指引下進行,不能過于用力。
鵝口瘡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fā)生,但是常見于2歲以內(nèi)的嬰幼兒,不同階段的鵝口瘡的癥狀也各有不同。
感染初期,口腔黏膜會發(fā)生充血和發(fā)紅的現(xiàn)象,還有乳白色、微高起斑膜,擦去斑膜后,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chuàng)面。不久后斑膜會融合成白色斑片,像奶凝塊,無痛,常出現(xiàn)在舌、頰、腭和唇內(nèi)黏膜上,不易用棉棒或者濕紗布擦掉。
感染輕微時,白斑不易被發(fā)現(xiàn),也無明顯痛感,只有在進食時寶寶才有痛苦的表情。
感染嚴重時,寶寶會因為疼痛而啼哭、哺乳困難,還有可能發(fā)生輕度發(fā)熱。受損的黏膜不斷擴大,可蔓延到咽部、牙齦和扁桃體,更有甚者會蔓延到食道和支氣管,出現(xiàn)呼吸和吞咽困難的現(xiàn)象,還有可能并發(fā)慢性黏膜皮膚念球菌病,影響免疫功能。
鵝口瘡是有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而白色念球菌常存在于人口腔、上呼吸道、腸道和陰道內(nèi),數(shù)量少的時候不引起疾病,但如果大量繁殖就會引起疾病。
在喂養(yǎng)的時候,如果奶瓶和奶嘴消毒不徹底,或者進行哺乳時媽媽的乳頭和乳暈不清潔,都有可能使寶寶感染到白色念球菌,從而引起鵝口瘡。
寶寶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這時牙床有腫痛感,因此很多寶寶都很愛咬手指或者玩具,這時如果感染有白色念球菌的食物、衣物或者玩具進入寶寶口中,則很容易引起感染。
母親的陰道如果感染了白色念球菌,那么在寶寶出生的時候接觸到母親的分泌物,這時也有可能發(fā)生感染。
如果寶寶長期服用抗生素或者用激素治療不當,容易造成體內(nèi)的菌群失調(diào),這時念球菌也可能會乘虛而入,引起感染。
鵝口瘡會在寶寶口中產(chǎn)生白色斑狀,和滯留奶塊還有小兒口瘡病容易混淆,應該如何鑒別呢?
用手電筒照看觀察寶寶口中的瘡瘍,鵝口瘡一般分布在舌上、牙齦、上顎和頰內(nèi),呈淡黃色或者灰白色,潰瘍?nèi)缍拱愦笮。植孔茻崽弁?,周圍有紅暈。而普通的口瘡潰瘍一般偏黃,大小不等。媽媽可以嘗試用棉簽輕輕擦拭寶寶口中的斑點,如果很容易清理干凈,則是滯留奶塊,如果很難弄干凈且寶寶的嘴有出血的癥狀,則可能是鵝口瘡。
感染鵝口瘡的寶寶一般身體比較虛弱,常見于抗生素或者激素治療的寶寶,而患普通口瘡的寶寶則一般會有感冒的癥狀,飲食也會偏熱氣,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fā)病,而且發(fā)病率比較高。
知道了鵝口瘡的病因,那么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么預防鵝口瘡呢?
1、有條件的情況下,給寶寶使用的東西最好是一次性的,如果沒有條件,那么在平時生活中,寶寶經(jīng)常使用的奶嘴、餐具等要經(jīng)過高溫消毒后才可以使用,最好洗干凈再蒸10-15分鐘。
2、寶寶用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要經(jīng)常用開水煮沸消毒。
3、在喂奶后,母親要用溫水清洗乳暈和乳頭,母親也應該注意個人衛(wèi)生,要勤洗澡、勤換內(nèi)衣,定期剪指甲,在抱寶寶的時候要先洗手。
4、在給寶寶喂奶之后,可以再喂些溫開水,這樣可以沖洗寶寶口中的奶汁,防止霉菌生長繁殖。
5、在幼兒園的孩子,用具不要混用,以免交叉感染,孩子也要定期進行戶外活動歐諾個,增強體質(zhì)和抵抗力。
6、如果孕婦在懷孕是發(fā)現(xiàn)陰道感染霉菌病,應該積極配合治療,以免傳染到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