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檳榔與棗檳榔同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果實,不同的是,焦檳榔為成熟的果實,而棗檳榔為未成熟的果實。
焦檳榔性溫,味苦辛,據(jù)測定,含有檳榔堿、檳榔次堿、去甲基檳榔次堿、檳榔副堿等生物堿、縮合鞣質(zhì)、脂肪、檳榔紅色素、月桂酸、肉豆蔻酸、亞油酸等成分,具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后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癥結(jié)等癥。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檳榔還具有抗真菌、抗病毒的作用,對堇色毛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增加腸蠕動、收縮支氣管、減慢心率、擴(kuò)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南方有些地區(qū)有口嚼檳榔的習(xí)慣,有增進(jìn)食欲、治療口腔疾病及腹痛的作用。但經(jīng)常嚼食檳榔易造成牙齒松動、味覺減退、醉態(tài)成癮等副作用。
棗檳榔性溫,味甘,微苦澀,入肺、脾、胃三經(jīng),具有消食醒酒、寬胸腹,止嘔惡、 消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胸膈悶滯、嘔吐等癥。
焦檳榔與棗檳榔不僅采摘時間不同,且炮制方法各異。焦檳榔破滯化積的功效比棗檳榔強(qiáng),而棗檳榔寬胸、止嘔作用較為突出,并多做為通經(jīng)藥、收斂藥在群藥方劑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