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聽到浮小麥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小麥,其實這兩種東西“本是同根生”。浮小麥和小麥的來源相同,都屬于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種子、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小麥飽滿、重一些,入水后便下沉;浮小麥籽粒干癟、體輕能夠浮在水面上。在臨床上,小麥和浮小麥都可以作為藥用,但它們的藥性與功效卻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浮小麥與小麥在藥性與功效的區(qū)別有哪些?
小麥性味甘、涼、可入心經(jīng)、脾經(jīng)和肺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除煩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寧,失眠,婦女臟躁,煩躁不安,精神抑郁,悲傷欲哭等癥狀。臟躁癥是指由于人的心血不足而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不安,常打哈欠,悲痛欲哭等一系列的癥狀。對于這種癥狀,小麥的常用劑量為30—60克,其用法是加水煎服。
浮小麥性涼、味道甘咸,可入心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具有益氣、除熱、止汗的功效。“止汗”是浮現(xiàn)買的主要效能,凡是有陽虛引起的自汗和由陰虛引起的盜汗患者局可以應(yīng)用浮小麥治療。用浮小麥治療該癥的代表方劑有“獨圣散”。以氣虛為主者,可講浮小麥與黃芪、牡蠣、麻黃根等配伍使用,以增強其益氣、固表、止汗的功效;以陰虛為主者,可將浮小麥與知母、黃柏、龜板配伍使用,以增強其清熱、滋陰、斂汗的功效。此外,浮小麥還有益氣養(yǎng)陰的功效,鯧魚玄參、麥冬、生地、地骨皮等藥配伍使用,能夠起到養(yǎng)陰清熱、斂汗除蒸的作用,可用于治療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等癥狀。浮小麥的常用劑量為15—30克,其用法是加水煎服或者炒焦后研末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