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本文化的沖擊,很多人們會誤以為圖畫書起源于日本。媽網(wǎng)百科要在這里告訴大家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
其實,圖畫書溯源于中國,可能早期日本將中國的佛經(jīng),繪卷當成繪畫書,后來發(fā)展成現(xiàn)在的圖畫書。這也是最早的圖畫書,為了避免與圖書混淆,后來才習慣使用這個由日本傳入的名詞。
為圖畫書下定義,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因為圖畫書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概念,它種類繁多,而且種類與種類之間的界線也非常模糊,比如就有人把圖畫書分成:嬰兒書、字母書、數(shù)數(shù)書、概念書、玩具書等等。不過,我們在這本書里將主要討論的是圖畫故事書。
那么,什么叫圖畫書呢?寫給孩子看的帶插畫的書就是圖畫書嗎?顯然不是。
在我們通常所說的圖畫書里,圖畫不是文字的附庸,不再可有可無,甚至可以說是圖畫書的生命了。圖畫書是用圖畫與文字來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說得抽象一點,它是透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訴說故事的一門的藝術(shù)。當然也有例外,例如一個字也沒有的無字書。
圖畫書要用畫面來說話,它非常強調(diào)畫面的連貫,它通常被規(guī)定在32頁或40頁之內(nèi),這幾十頁畫面要形成一個連續(xù)的視覺映像,就仿佛是一部電影短片。每一本圖畫書的作者(更多的是指畫者)就相當于一位電影導(dǎo)演,他必須在限定的篇幅里把一個故事講得既清楚又好看,這就要求他不但善于運用分鏡頭語言,還要有一種把握視覺節(jié)奏的能力。所以一本好的圖畫書,一個孩子即使不識字,僅是靠“讀”畫面,應(yīng)該也可以讀出個大意。此外,一般來說圖畫書都有一個精心設(shè)計的版式,從封面、扉頁到正文以及封底,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左右兩頁文字與圖畫相互依存;依靠翻頁推進劇情等。
還有一個觀點值得介紹,就是多數(shù)人都認為圖畫書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