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嬰兒猝死綜合征

什么是嬰兒猝死綜合征

嬰兒猝死癥指的是嬰兒在睡眠的時候突然死亡的一種病癥,目前還不能確定嬰兒猝死癥到底是一種怎么樣的疾病,無法確定嬰兒的真正死因。這種猝死癥在一歲以下的嬰幼兒身上非常常見,可以說是一歲以下孩子死亡的首要原因。那么嬰兒猝死癥是怎么回事?應該如何避免呢?

一、什么是嬰兒猝死綜合征

嬰兒猝死綜合征是1歲以下嬰兒死亡的首要原因。嬰兒猝死綜合征很難掌握,因為它不是某種單純的疾病,而是用來表述1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并經全面醫(yī)學調查和法律調查(包括尸體解剖)都無法確定死因的現象。嬰兒猝死通常沒有任何征兆就突然發(fā)生,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和打擊。

嬰兒猝死還被稱為“搖籃死”,因為大部分猝死發(fā)生在寶寶入睡期間,通常在晚上10點到早上10點。

但嬰兒猝死也不只發(fā)生在夜間。如果你把寶寶送到托嬰機構,那么就需要非常注意了。根據2000年發(fā)表在美國《兒科學》(Pediatrics)期刊上的一項研究,20%的嬰兒猝死發(fā)生在托嬰機構。如果考慮到寶寶日托時比在家時睡覺的時間少很多,這個數字就會高得驚人了。所以,你一定要確保托嬰機構會讓寶寶在睡覺時仰臥,并且要按照安全的睡眠指導來操作。

二、嬰兒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嬰兒猝死的原因。在過去30年里,研究人員對嬰兒猝死有了很多了解,但對其原因仍然沒有確切答案。很多專家相信嬰兒猝死發(fā)生的原因包括有潛在畸形(比如,存在影響呼吸的腦部缺陷)的寶寶俯臥睡覺,或者在生成的關鍵時期受到二手煙等外界不良環(huán)境影響。專家們一直在研究大腦、自主神經系統、嬰兒護理與睡眠環(huán)境、傳染病與免疫以及遺傳,來尋找嬰兒猝死的原因。

三、如何防止嬰兒猝死綜合征

沒有什么萬全的方法能杜絕嬰兒猝死的發(fā)生,但你可以做以下幾點以大大降低你的寶寶發(fā)生猝死的風險:

1、讓你的寶寶仰臥睡覺

這是保護你的寶寶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從1994年美國兒科學會、美國公共健康服務部、美國嬰兒猝死綜合征聯合會、嬰兒猝死綜合征(SIDS)與嬰兒死亡率項目協會共同發(fā)起仰臥睡覺”運動以來,嬰兒猝死綜合征的發(fā)生率已經下降了40%。你要確保其他人比如親戚、保姆都知道不能讓你的寶寶趴著睡。

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側臥睡也不安全。事實上,你的寶寶側臥睡發(fā)生猝死的幾率是仰臥睡的兩倍。這是因為如果你讓寶寶側臥睡,他會很容易翻身變成趴著睡。當然,到你的寶寶五六個月大時,他自己就能向兩側翻身,這時候,你想讓他保持仰臥睡就不容易了。到了這個階段,寶寶發(fā)生嬰兒猝死的風險也開始下降,所以你只要盡可能讓寶寶仰躺就可以了,不必擔心他自己會翻身的問題。

但要記住,如果總是讓寶寶仰臥睡覺,有可能會造成寶寶頭后部或側部有地方被壓扁平,稱為偏頭或平頭綜合征。你可以學習讓寶寶睡覺時如何在床上放置寶寶來避免出現偏頭,如果你對寶寶的睡覺姿勢還有疑問,就請教醫(yī)生或護士吧。另外,不要讓寶寶在汽車安全座椅或嬰兒彈樂椅里待的時間太長,因為這也可能會導致偏頭。在寶寶醒著的時候,讓他有足夠的時間趴著,這有助于寶寶的肌肉更好地發(fā)育。

2、孕期要注意你自己和肚子里寶寶的保健

為了保證寶寶的健康,降低早產兒和低體重兒(這些會增加嬰兒猝死的發(fā)生率)的風險,你需要注意孕期保健和營養(yǎng)。在整個懷孕期間,千萬不要抽煙或服用不合規(guī)定的藥物。

3、別讓寶寶吸二手煙

讓寶寶周圍的空氣——在家里、在車上和在其他環(huán)境中都是無煙的。如果你覺得你自己沒法戒煙,就到房子外面去抽煙,而且要讓其他家人也這樣做。

4、仔細挑選寶寶的床上用品

讓你的寶寶睡在穩(wěn)固、平坦的床墊上,不要用枕頭,床單要能繃緊床墊,別松松垮垮的。也不要在寶寶的床上放絨毛玩具或其他軟的東西。如果你一定要給寶寶蓋被子,就用一條薄毯子,只蓋到寶寶胸部,其余三邊卷到床墊下。如果你覺得寶寶冷,只要給他穿暖和點的衣服就好了,比如帶腳套的睡衣,或者給他套一件連體衣,放到嬰兒(無袖)睡袋”(一種無袖睡衣,底邊可封口,像個袋子)里。

5、避免寶寶過熱

要避免寶寶睡覺時過熱,不要把他包得太緊,不要用毯子把寶寶的頭蓋住。寶寶睡覺的房間也不能太暖和,只要穿單衣的成年人覺得舒服的程度就可以。你的寶寶可能發(fā)生過熱的信號包括出汗、頭發(fā)潮濕、長痱子、呼吸急促、睡不安穩(wěn)、發(fā)燒等等。

6、避免接觸傳染源

嬰兒猝死有時和呼吸或腸胃感染一并發(fā)生。所以最好讓其他人在抱寶寶之前先洗手。還有要盡可能避免寶寶接觸生病的人。

本文介紹了什么是嬰兒猝死癥,同時也講了如何避免嬰兒猝死癥的出現。其實嬰兒猝死癥是一種無法確定原因的莫名的死亡,至今無法照出具體原因,如果你想要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最好是積極注意本文所講的這些問題。

* 本文所涉及醫(y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yī),以線下面診醫(yī)學診斷、治療為準。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