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教會了我們的孩子“斗富”?

編輯:denghuiyang | 出處: 媽媽網(wǎng)

  攀比、斗富現(xiàn)象在一些幼兒園時常發(fā)生,孩子們有時候會比誰穿的衣服好看,有時候會比誰的玩具好玩,有時候會比誰的爸爸更有錢。潛在的“階層意識”,讓他們多少失去了這個年齡應有的童真;一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不知苦了多少窮家長。

  最近一段時間,玲玲從幼兒園回家之后,總是不開心,問她為什么,玲玲總是搖搖頭。2月28日,幼兒園放學前,媽媽照例開著寶來轎車去接玲玲。玲玲坐上車,嘴噘得很高,突然對媽媽說:“媽媽,您能換一輛奔馳轎車來接我嗎?那樣我會很有‘面子’的。我同學爸爸、媽媽都開著好車,您開的這個車,在我班里是最破的?!?

  玲玲媽媽沉默了。

  記者日前走訪北京市多家幼兒園,與前去接小朋友放學的家長攀談,不少家長表示孩子都會在幼兒園里互相攀比,回家后,為滿足虛榮心向家長提出各種要求:“我班里有家長買輛奧迪車,爸爸,您什么時候買一輛呢?”、“我班有幾個小朋友的爸爸好有錢,家都住特別高檔的樓盤”、“媽媽,我班有同學去過海南了,放假我也想去海南”……

  現(xiàn)象:“斗富”在幼兒園普遍存在

  26歲的張郝在北京市朝陽區(qū)頗具實力的凱博智能全納幼兒園擔任幼兒教師,據(jù)她介紹,該園每月學費、伙食費共計在5000元左右,“在這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里條件都是十分優(yōu)越的?!睆埡驴偨Y說。

  張郝所帶班級的孩子都是四五歲,上班兩年來,她經(jīng)常聽到孩子之間攀比的話題:家住哪個城區(qū);多大房;假期去哪里玩;玩具在哪里買的;父母做什么生意的,賺多少錢;父母開什么車來接;媽媽用什么化妝品,都是他們比較的事情。

  在北京市金色搖籃潛能開發(fā)嬰幼兒園門外,記者聽到這樣一段對話:

  小朋友A:最近我爸爸車里有一股味道。

  小朋友B:那就換一輛車唄,我老爸新買輛Q5。

  小朋友A:你真傻,這個味道就是新車的味道,我老爸買的是S600,車里的味道一定比你爸車里的味道好聞。

  小朋友B:為什么???

  小朋友A:因為我爸的車比你爸的車貴,所以車里面的味道就比你爸車里的味道好聞。

  此種攀比不僅僅在高檔幼兒園里出現(xiàn),在一般中檔幼兒園里也比比皆是。

  記者在東城區(qū)的和平里一區(qū)幼兒園門口碰到了一位前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談到現(xiàn)在的孩子之間經(jīng)?;ハ嗯时鹊那闆r時,王女士的臉上寫滿了憂愁,她給記者講述一件辛酸的往事。

  由于自己跟丈夫工作比較忙,接送兒子磊磊在幼兒園的上學、放學的事情就交給了孩子的爺爺。一天,磊磊跟同班的小朋友比玩具,看誰的最好。放學后,磊磊同學的家長開車來接,而磊磊爺爺卻騎著自行車來接。磊磊同學爬上車后,拿出一個跑車模型,對磊磊大喊道:“你看,這都是從日本帶回來的,你有嗎?窮光蛋?!?

  這個得意的孩子雖被家長呵斥“不要欺負別人”,但他仍洋洋得意,還做起鬼臉。

  磊磊當場大哭不止,并死活不上爺爺?shù)淖孕熊??;丶液?,磊磊悶悶不樂,說什么也不上幼兒園了,為此還生了場病。

  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xiàn),攀比、斗富現(xiàn)象并不僅僅存在于個別孩子身上,而是十分普遍,只不過攀比的對象不同罷了。

  東城區(qū)一名幼兒園的老師告訴記者:這種攀比現(xiàn)象在一些幼兒園時常發(fā)生,作為一名老師,當她不經(jīng)意聽到孩子們在互相攀比的時候,心里真不是滋味,感覺現(xiàn)在的小孩子已經(jīng)失去了這個年齡原有的童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