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脊柱該怎么辦

編輯:denghuiyang | 出處: 媽媽網

  當孩子犯 “錯”時,或許只是他的需要沒滿足。

  有一次,我在客廳里和媽媽說話,五歲的小言言在一邊玩。五歲的孩子常常是“不甘落寞”的,何況小言言本就屬于那種天生好動的孩子,只見她一會兒把電視的聲音看的很大,一會兒又在我們周圍的沙發(fā)上跳來跳去,并不時大聲叫。顯然,她很想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到她身上,最好是能跟她一起玩。

  媽媽就說:言言,別吵!大人們說話呢。言言聽完,安靜了一下,可沒一會兒又依然故我。這時,我不想停止談話去陪她玩,可是她需要陪伴和注意的需要又擺在那里。我不認為言言的行為是“犯錯”,那只是她自然地需要而已。怎么辦呢?我想啊想,終于想出了一招。當言言又叫喊的時候,我就把食指放在嘴邊,看著言言,輕輕的說:“噓――?!贝蟾攀茄匝詮膩頉]有看到過別人對她做這樣的動作,一下子楞在哪里,隨后也把食指放在嘴邊,對我們輕輕的說:“噓――?!睒幼涌蓯壑翗O,我和媽媽相視而笑。

  接下來,我和媽媽繼續(xù)聊天,小言言呢,就在房間里不停的轉換位置,把小手放在嘴邊對我們“噓――”,我也自然回之以“噓”。好長一段時間內,小家伙樂此不疲,再也沒有故意的跳鬧、喊叫或者開大電視的聲音。

  當孩子“犯錯”時,或許只是他不知道怎么辦。

  有一次我和孩子們一起農家采風,采訪結束后大家各自開始寫采風日記。有一個叫陽陽的孩子在那里拖著長音喊:我不會寫,怎么辦呀?我沒問清楚怎么辦呀?本來大家都很安靜的,他這么一鬧,有的孩子就煩了:你自己剛才沒好好采怨誰呀,別在這影響大家。陽陽聽了更急了,帶著哭腔和這個孩子吵起來。小組輔導老師就過去調節(jié),試圖安慰和勸說陽陽,收效甚微。

  我當時目睹了這一幕,心想陽陽在想什么呢?他為何如此?在我印象中陽陽是有一點依賴、愛抱怨的孩子,這樣的個性自然是不敢承擔責任、害怕失敗的。那么,對他們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告訴他們可以怎么做,給他們希望,而不是停留在他外在的表現(xiàn)――抱怨、哭鬧,那不過是因為害怕罷了。究竟是不是這樣,我決定試一下,于是開口說:陽陽,不會寫可以學,沒問全可以問問別人。

  真奇妙,陽陽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同事們事后都稱贊我厲害,我心里說只不過我看到并指引了陽陽的困境而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