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看:祖輩的愛補償過頭成溺愛

編輯:denghuiyang | 出處: 媽媽網(wǎng)

  兒子在農(nóng)村的大地上完成了他早期的識字教育。再大點兒,母親開始給他念一些傳統(tǒng)兒歌,讓他猜一些實用謎語,比如一些生活用品,農(nóng)具等。這不僅讓他從小樹立了熱愛勞動的意識,還讓他形成了最形象的幾何圖形的概念,而這些知識和印象都是一種無意識的早期教育。

  再后來,母親就給他講一些帶有“迷信色彩”的故事。這些故事,沒有暴力,沒有自私,有的是懲惡揚善和友愛互助的正義和美好。這種看似“落后”的東西,恰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這些傳統(tǒng)故事親切、樸實、智慧、溫馨、深刻,不像現(xiàn)代人編的那些兒童故事,幼稚、淺薄、牽強、做作、矯情。正是這樣的早期教育奠定了兒子性格中善良、仁愛、助人和堅忍的品德。

  近些年來,對隔代教育的批評不絕于耳,搞得一些年輕的父母寧可花大價錢去雇傭一個不可能全心全意愛你孩子的外人來帶孩子,也不讓自己的父母帶(當然,心疼父母,怕父母受累的情況另當別論),怕老人的溺愛害了孩子。

  我個人認為,隔代教育更多的是祖輩在孫輩的身上做著一些補償。這種補償過火了,就變成了溺愛;如果稍稍理性一點,平和一些,由祖輩帶大的孩子性格中則更多溫和、善良和寬容。如果孩子的父母能和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必要的溝通,隔代教育的“寬愛”要比寄宿教育冷冰冰的“嚴格”,更接近教育的本質(zhì)。

  當然凡事不可一概而論,不論是隔代教育還是寄宿教育,也不論是單親家庭還是雙親家庭,只要施愛者能用心去愛,耐心去愛,全心去愛,知道怎么去愛,那么,不管由誰來愛孩子都應該是好事。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育就是教人如何去愛、如何取暖的智慧和技巧。家長切不可把從個案中得出的經(jīng)驗,或由媒體夸大的任何結論,當作“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去模仿、接受,或是排斥、拒絕,而要做一個有心人,找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但所有的方法,其核心都應該是由愛輸出愛,或由愛輸入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