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guān)系的必殺器:永遠不要做“對不起型媽
編輯:yan 出處: 媽媽網(wǎng)
最近媽媽圈收到大面積媽媽的留言,主訴是讀了某自媒體網(wǎng)紅的一篇雞湯《每一個職場媽媽,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良心受戳,下班回家立馬和老公商量要不要放棄工作當個全職媽媽。 當然這只是部分行動派媽媽的例子,更多的媽媽只能在內(nèi)心自責與愧疚,生活還是該怎么過怎么過,因為感性歸感性,自責歸自責,一家子的口糧還是最

分離焦慮:寶媽or寶寶?

我們都知道新生兒3個月左右大的時候會開始對媽媽有更親近的情感,比起其他家庭成員或外人會表現(xiàn)出更多偏愛,嬰兒在6個月左右大以后開始對媽媽的存在更加關(guān)切,此時開始形成對媽媽的依戀,當媽媽在身邊時,嬰兒會表現(xiàn)得有安全感并且精神愉悅,媽媽不在身邊時,嬰兒會傷心、惱怒并哭鬧,此時也就是表現(xiàn)出了分離焦慮。(很多深深的母愛就是由此開始的……)

哦你發(fā)現(xiàn)了嗎,其實媽媽也一樣,上班以后總有很多擔心和焦慮,對出去工作時見不到孩子感到非常焦慮、心煩意亂,對加班晚回家感覺異常的愧疚和自責,對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感覺自己很不是個東西,所以,寶媽,恭喜你也患上了分離焦慮。

有些母親都有類似的感慨:還沒有看夠孩子初學翻身,孩子就已經(jīng)會爬了,還沒有看夠孩子蹣跚學步的樣子,孩子已經(jīng)會跑了……這些精彩瞬間媽媽們永遠看不夠,所以要去工作而錯過孩子的任何一次第一次對媽媽來說都是個遺憾,并且擔心寶寶以后只認奶奶外婆不跟媽媽親了。

但其實這是一種畸形的愛,很多媽媽對孩子其實是一種控制而不是真正的愛,這種控制是希望孩子永遠留在自己身邊。但是我們孩子長大了,就像小鳥長大了一樣,他遲早要飛出去,飛到屬于自己那片天空去翱翔,我們?yōu)楹尾惶崆芭囵B(yǎng)他習慣分離,而不用長大后害怕分離呢?

不要做“對不起型媽媽”

你知道嗎?當你對這個問題產(chǎn)生愧疚感的時候,你已經(jīng)在把孩子和你放在了不平等的位置上。永遠不要覺得對不起孩子,這是親子關(guān)系的必殺器。

“對不起型媽媽”的最極端發(fā)展,就是“原罪型媽媽”。“原罪論”會認為媽媽和孩子的關(guān)系,是一種贖罪型的關(guān)系。媽媽要為孩子操心費力,要養(yǎng)育、要教育、要陪伴、要支援。無論媽媽怎么做,怎么按照主客觀條件安排孩子的成長,永遠是罪上加罪。但是這樣的媽媽,永遠做不好媽媽,這樣下去的孩子,也永遠難以自立。

這也導致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原生家庭產(chǎn)生無窮無盡的怨懟,進而形成以下惡性循環(huán):

放棄工作=犧牲自己

如果孩子不聽話→媽媽難過、憤怒、抑郁

如果老公不戀家→吵架、冷戰(zhàn)、離婚

如此下去,影響的不只是孩子,還是整個家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