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話反說家長教育“偏方”要慎用

編輯:denghuiyang | 出處: 媽媽網(wǎng)

  2、正話反說可成教育“偏方”

  專家分析正話反說可成教育“偏方”

  4~7歲的孩子已經(jīng)進入了“競爭期”,此時,孩子在心理上表現(xiàn)為好勝、好強,同時還特別叛逆。這時,和孩子交流,如果正話反說,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如孩子寫作業(yè)慢時,家長可說,“我看你是你班上寫作業(yè)最慢的吧,明天交作業(yè)肯定比某某還要晚”,在“競爭期”的孩子肯定會說,“我才不是呢,我肯定比他快”,于是就加快速度寫作業(yè)了。

  正話反說,主要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競爭的氛圍,故意挑起孩子的好勝心,正話反說也屬于一種溝通的技巧、教育的方法。

  建議:這種教育方法是偏方,并不適合每個孩子,也不能隨時使用,要根據(jù)孩子所處的年齡段和孩子的性格來決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的次數(shù)。由于5歲的歡歡正處于4~7歲這個“競爭期”,她常表現(xiàn)出較強的叛逆性,事事都喜歡和家長對著干,此時正話反說可能會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另外,還有些孩子天性好強,這時家長如果還是發(fā)揮一貫的嘮叨本色,跟孩子擺事實、講道理的話,是根本行不通的。請將不如激將,如果家長適時改變方法,正話反說,孩子反而會“順著”家長的意思。

  3、反話?真話?傻傻分不清楚

  反話陷阱多反話?真話?傻傻分不清楚

  3歲的妞妞不小心把牛奶弄灑了,媽媽說:“看你干的好事?!辨ゆぴ俅魏饶痰臅r候,故意把杯子打翻,然后興奮地喊:“媽媽快來呀!我又干了一件好事!”

  寶寶雖然已經(jīng)會說很多話,但是對于語意的理解卻仍處于發(fā)展中,所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現(xiàn)象。如果家長經(jīng)常說反話,孩子就會很困惑,不利于孩子理解能力的發(fā)展,而且家長與話語完全不同的表情讓孩子無法猜測到家長真實的意思,不利于親子之間的溝通。

  有的家長喜歡逗孩子,比如說“你吃飯吃得好快啊,一碗飯1個小時就吃完了”“我不喜歡你,不要你了”等。這樣長期下去,會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行為規(guī)范,也不利于孩子形成正常的是與非、正和反的概念。孩子會認為話就得反著說。

  建議:從孩子行為規(guī)范的建立,是非觀念的形成或是個性的培養(yǎng)上考慮,家長都要盡量正常話正常說,多與孩子進行正向引導、直面交流做到坦誠相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