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看《幸福的孩子會成功》前言

編輯:denghuiyang | 出處: 媽媽網

  將孩子推向不幸深淵的父母們

  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幸福學研究者、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埃德?迪納曾發(fā)表了“17歲時幸福感受越明顯的孩子,在40歲時獲得的年薪也越多”的研究成果。另一位心理學家桑亞?柳博米爾斯基也說過:“感到幸福的人在自己的婚姻生活、友誼、收入,以及健康等多個領域,都過著比其他人更加成功的生活。”即,成功并不代表幸福,但感到幸福的人一定會擁有成功的人生。

  那么我們的父母又是怎樣的呢?他們在“成功之后才會擁有幸福人生”的簡單判斷之下,不斷將孩子推入只注重成績的應試教育中。埃德?迪納教授曾在采訪中談道:“韓國社會的物質中心主義觀念太過根深蒂固,這就是人們幸福指數普遍較低的原因?!?

  這就說明了在韓國,社會上普遍認為“幸福=金錢+名譽”,對于學生而言,則是“幸福=好成績+高排名”。“好成績→成功→幸?!钡腻e誤理念將孩子們推向了不幸的深淵,這便是當今父母們的現狀。

  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幸福

  在日本有一種名叫錦鯉的魚,它們的體態(tài)大小會隨著周邊的環(huán)境改變。若是在魚缸內飼養(yǎng),它們最多只能長到10厘米左右。在水族館或是淡水湖中飼養(yǎng)的話,它們就能長到20至30厘米。而在大河里飼養(yǎng)的話,它們甚至能夠長到1米以上。

  我們的孩子也正如錦鯉一樣。根據各自成長環(huán)境的不同,他們有可能只能長成10厘米的小魚,也有可能會成為身長1米以上的大魚。而塑造孩子生長環(huán)境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的父母。如果父母將孩子框死在追求分數的小小天地中,那么他們就會變成只知道競爭的成就至上主義者。父母若是希望孩子能夠獲得幸福的生活,那么就應該放手讓他們在自由的大河中快樂游動,讓他們自己決定自己心中的目標,一面享受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帶來的樂趣,一面慢慢實現夢想。

  這里所提到的自由并不意味著放任,而是建立在具有自制力和行為規(guī)范的前提之上。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愛德華?德西教授曾這樣說過:“只要孩子想要,就無條件給予的方式不是給他們自由,而是對他們的成長放任不管。真正的自由是包含在有一定自制能力的前提條件下的。自制能力是引導孩子自行選擇課題并予以解決的基礎?!?

  對于父母擔憂“如果將自主權交給孩子,會不會導致他們學習能力低下或是成績下降”的問題,愛德華教授是這樣回答的:“將自主權交到孩子手中,并不代表老師或父母就沒有什么責任了。父母必須教會孩子自我決斷的方法,發(fā)掘他們獨特的天賦,并協助孩子選擇適當的發(fā)展方向。這樣一來,孩子就能漸漸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感受到成長的幸福?!?

  父母必須了解孩子幸福成長的五元素

  當今的父母們應該盡快將教育的關注點從“成功”轉向“幸?!?。對于幸福的孩子來說,成功是會隨之而來的附加財產。

  在本書中,我將詳細為大家分析,為何幸福的孩子就能獲得成功。同時也會向大家說明,壓力過大而感覺不到幸福的童年會導致孩子今后成長中的什么問題。

  此外,書中還會介紹讓孩子幸福成長的五元素,以及如何實踐幸福教育的核心“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方法,并教會大家如何發(fā)掘孩子特殊的天賦。本書最后的實踐項目,將會為那些下定決心要讓孩子幸福成長的父母提供操作性極強的行動指南。

  孩子就像是空空的盤子,在這個空盤子中究竟應該放入一些什么,必須取決于孩子自己的決定。這才是引導孩子走上真正幸福人生道路的捷徑。

  希望本書能促使父母們認真考慮“幸福成長”這個話題。讓孩子更加幸福地成長,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簡單問題。但父母們依然要充滿信心地堅持下去,努力使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并讓這份幸??鞓返母惺苣軌蜓永m(xù)到很久以后的未來。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座小小的燈塔,指引那些為了孩子的幸福而努力著的父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