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校長看到一個男生,用泥塊砸其他的同學,就當即制止他,并讓他課后到他辦公室里去。
男生猜想自己要挨訓了,下課后就早早地等在校長的辦公室門口了。校長還沒回來,男生的心里忐忑不安,在努力想著辯解的理由。
一會兒校長回來了,一見面,就拿出一塊糖,送給這個男生,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而我卻遲到了。”
男生驚疑地接過糖果。沒想到,校長又掏出一塊糖放到他的手里,說:“這塊糖果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打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
男生更驚疑了,眼睛睜得大大的。
校長又掏出了第三塊糖,塞到男生手里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欺負女生。說明你正直善良,我應該獎勵你?!?
男生感動極了,眼淚開始流了下來。他有點泣不成聲地說:“校……長,校長,您……打我兩下吧!是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
校長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連同一塊面巾紙,一起遞給那個男生,說:“擦擦眼淚吧,小伙子。再獎勵你一塊糖果,為你能夠正確地認識錯誤!不過,我只有這一塊糖了,看來,咱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這種批評方式是多么奇特?。∵@是流傳甚廣的一個著名校長的故事。我想,在那個男生的記憶中,這四塊糖果將使他永遠難忘。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不教,我想就是這個道理吧。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些時候他所犯的錯誤本身,不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但大人對事情所持的態(tài)度卻會給孩子很大影響。
記得夏楊上初中時,他上課不認真聽講,還和周圍的同學說笑,結果老師懲罰他,就讓他一個人單獨坐在最前排。老師很嚴肅地找我談,我發(fā)現(xiàn)那幾天他回家,也明顯地打不起精神。可能他以為,我會把這件事情當成大錯來批評他。結果出乎他的意料,我首先是讓他感覺,我對這件事情沒有看得很重,然后安撫他,讓他恢復正常情緒,保持心情平靜,再給他分析這件事情的利害。
當時他跟我說,老師當堂講的內容他都掌握了,所以才沒認真聽講。我就告訴他,“人在一定的場所和群體環(huán)境里,是需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的,不能因為你一個人的行為而破壞了規(guī)則。上課的規(guī)則就是大家聽老師講,你會了,但不能干擾別的同學聽課?!比缓笪液退_玩笑:“一個人坐,沒有人和你說話了,這是老師對你上課聽講的‘照顧’呢!”
結果,這次錯誤,成了我激勵他努力學習的教育時機,而且他很愉快地把“坐前排”帶來的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力量。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來自學習、生活、品行方面的不良行為,如果不及時糾正,就會制約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家長能掌握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就能把孩子的缺點轉化為優(yōu)點。就像上面那位著名的校長,連批評都是從孩子的優(yōu)點入手。
錯誤的是一件事情,而不是他這個人。從一個錯誤再多的孩子身上,也總能找到讓我們?yōu)樗院赖臇|西。
即使孩子出現(xiàn)了原則性的錯誤,我們一樣可以用溫和、耐心和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而不必打罵。父母責備的聲音越小,孩子越會注意傾聽?!敖獭倍弧傲P”,比純粹的批評懲罰會更有效。人天生是一種喜歡接納鼓勵和撫慰的動物,而對批評則本能地產生敵對和沖突。所以,父母在責備孩子時,親子關系、雙方的感情都會受到考驗。父母要了解孩子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發(fā)展階段,才能對孩子有合理的期望。那樣,對待他每一個年齡段所犯錯誤的判斷就比較準確了,也就會有相應、恰當?shù)呐u方式。
我認為,批評不是亂發(fā)脾氣,是在溝通對話。打開心靈的窗戶,春風化雨,就事論事。不要事無巨細地不停指責孩子,否則,他的心靈之窗就對父母關閉了,那樣再正確、再有效的教育也無法實施了。
要把握批評的時機,在孩子對所犯的錯誤還記憶猶新、最有體驗和領悟時,及時進行有建設意義的啟發(fā)性批評教育。
尊重孩子的人格,耐心傾聽他的辯解,允許他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但必須詳細對孩子說明他被批評的原因。同時,要讓孩子知道日后如何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
不要強化孩子的缺點,拿自己孩子的弱點和別的孩子的優(yōu)點做比較;不要當眾羞辱孩子,對孩子施以語言的暴力。父母應盡量避免在公眾場所、在外人面前批評孩子。可以當時悄悄地給孩子指出,也可以留待回家以后耐心對孩子講清楚。
杜絕情緒化的批評。不要翻舊賬,不要做人身攻擊。孩子的信任是一個非常神圣的禮物,如果你使他喪失了對你的信任,就很難獲得他的重新信任。
這是我在教育夏楊時的一點體會。
讓我們以理解的心,看待孩子成長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錯誤吧。父母的責任,就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小心但堅定地剪去那些脆弱、有毒的枝條,保證生命的大樹,生長得更加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