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習慣性流產患者的處理原則

編輯:qiujingwen | 出處: 鳳凰網(wǎng)

  習慣性流產處理原則

  習慣性流產是指自然流產連續(xù)發(fā)生3次以上,習慣性流產處理原則是針對病因進行處理。懷孕前需要做那些檢查: 病史:詳細詢問夫婦雙方的病史,除年齡、月經(jīng)史、既往史、家族史外,還要記錄吸煙喝酒情況及毒物和射線等接觸史。按時間順序描述既往妊娠情況,包括流產發(fā)生的時間(即妊娠周期),流產胚胎有否畸形,是否做過核型分析等。對宮頸功能不全的患者,病史中常有足月妊娠陰道分娩致使子宮頸損傷、尤其是巨大兒、臀位、產鉗、急產等,或曾施行過子宮頸擴張的手術如人工流產,或曾行宮頸錐形切除的病史,患者有兩次以上中期妊娠自然流產或早產史。且患者易于受孕,亦易發(fā)生流產或早產,每次流產或早產前患者常無明顯自覺癥狀,流產或早產在出現(xiàn)陣發(fā)性疼痛后很快娩出新鮮、無畸形之胎兒。 體格檢查:測量身高、體重和血壓,注意有否代謝性疾病的體征,高雄激素血癥的表現(xiàn),有多毛癥及其乳房泌乳等。盆腔檢查子宮和附件情況,確定有否先天畸形,并檢查宮頸有否損傷、感染等。 實驗室檢查:

  1、遺傳檢查

  對疑有遺傳性疾病者,夫婦雙方均應做染色體核型檢查,或進一步做夫婦的家系遺傳學調查和系譜繪制。

  系譜分析:通過家系調查,分析遺傳性疾病對未來妊娠的影響。

  核型分析:同時檢測夫婦雙方外周血淋巴細胞染色體,觀察有否數(shù)目和結構畸變及畸變的類型,推測其復發(fā)概率。

  子遺傳學診斷:目前部分基因遺傳病可通過分子遺傳學檢查做出診斷。


對習慣性流產患者的處理原則

  2、內分泌診斷

  基礎體溫測定(BBT):基礎體溫能反應卵巢的功能狀態(tài),可用于篩查黃體功能不全。因為黃體功能不全可引起習慣性流產,黃體功能不全者基礎體溫表現(xiàn)為:高溫相小于11天;高溫相體溫上升幅度小于0.3度。

  子宮內膜活檢:個體間月經(jīng)周期長短變異較大,主要是卵泡期長短不同的結果,而黃體期時限及內膜變化基本一致。黃體末期做子宮內膜活檢,如內膜成熟度落后,即可診斷黃體功能不全。內膜活檢除做常規(guī)的組織學檢測外,最好同時做雌激素受體測定。子宮內膜雌孕激素受體含量低,即使黃體功能正常,孕激素充足,內膜成熟度仍落后正常水平,是為假性黃體功能不全。

  激素測定,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定量檢測。血清孕酮測定:月經(jīng)周期中外周血中的孕酮主要來自排卵后所形成的月經(jīng)黃體,其含量隨著黃體的發(fā)育而逐漸增加,至黃體發(fā)育成熟,即黃體中期,血中孕酮含量達高峰,然后不斷下降,月經(jīng)前期達最低水平。整個黃體期中外周血的孕酮含量變化呈拋物線狀。黃體功能不全時,孕激素分泌量下降,因而測定外周血孕酮水平可反映黃體的功能狀態(tài)。血清孕酮水平大于每毫升3微克(即3ng/ml),表明卵巢已有排卵,黃體中期孕酮水平大于每毫升15微克(即15ng/ml)表明黃體功能正常,小于此為黃體功能不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