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有太多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們發(fā)出警告,注意不當行為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創(chuàng)傷,它可能影響孩子心智的健康發(fā)展。在父母與子女之間,愛取代了那些基本的權利和義務,也讓父母對自己怎么當好一個家長喪失了信心。
家教課堂:如何做到完美的管教
面對越來越多被寵壞的孩子,家長們束手無策。“新一代的家長希望能在兩種極端中找到平衡,”兒童心理治療醫(yī)生帕得里斯·裕艾赫說,“他們已經領會到溝通在教育中的作用,同時也認識到給孩子定規(guī)矩是有必要的,因為沒有這些規(guī)矩和限制,孩子會變得專橫暴虐,目中無人?!?/p>
孩子也會自行處罰
心理學家帕德里克·特羅布認為:“教育是建立在一系列紀律和規(guī)范的基礎上的,這些規(guī)定是為了讓孩子明白什么行為是被允許的,什么是被禁止的,更廣義地說,就是區(qū)分好與壞,但是,一條規(guī)定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它明確了如果違反將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p>
弗洛伊德說過,當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錯的時候,他們在心理上“需要處罰”。
如果這種處罰不是來自于父母,孩子很有可能會用別的方式來為自己的愧疚承擔責任,取得心理平衡,比如:厭食,自殘肢體,禁止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其他危險的舉動……處罰,顯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做父母。
不過,過于頻繁地使用處罰,會使孩子對父母產生感情對立,陷入處罰—違抗—再處罰的惡性循環(huán)。處罰應被列為最后的手段。如果處罰是使孩子聽話的唯一手段,那么明顯缺乏權威的你,趕快求助專家吧。
處罰須知
要對孩子明確規(guī)定
在告知孩子規(guī)定的時候,表述必須清晰,使孩子明白規(guī)定的強制性。
比如,與其說“我希望你在11點之前回家”,不如說“我要求你11點之前必須回家!”語氣、眼神和肢體語言都應保持一致;如果你用同樣的語氣說“我禁止你外出”和“我建議你和我們呆在一起”,或笑著跟孩子說“你做的事情很危險”,都會使命令喪失可信度,使你以后難于下達命令。
由于分辨不清父母的話是愿望還是命令,孩子往往在受到懲罰時感到委屈,因為他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處罰內容要提前通知
“我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好。如果你不做,那么你還要去收拾客廳?!边@就是勸導孩子服從而不是盲目服從。如果孩子不按要求做,家長不應該和他討價還價,處罰內容必須徹底執(zhí)行,也就是要言出必行。如果家長多次拿處罰來威脅卻不付諸行動,那么孩子就會把要求當作耳旁風。所以,不可濫用威脅,在定規(guī)矩之前家長必須先確定自己是不是能夠執(zhí)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