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理由 向你解釋孩子的“破壞欲”

編輯:zhangxiaoqi

  理由二:“我生氣了!”

  孩子對現(xiàn)實中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底線,因此讓他承受過多的拒絕,對他來說是非常困難的。發(fā)脾氣是他們表達(dá)失望的方式。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需要保持冷靜。

  孩子在發(fā)脾氣之后最希望得到關(guān)愛,因為他們需要確認(rèn)“我還是爸爸媽媽的寶貝”,所以我們不能以暴制暴。但是,我們還必須讓他們明白:發(fā)脾氣不是搞破壞的通行證,所以在他們平靜之后,必須乖乖地去把自己摔出去的玩具揀回來并且收拾好。

  孩子所得到的自由空間越小,他發(fā)脾氣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父母在對孩子說“不”的時候,不妨先考慮一下是否一定要拒絕孩子。有些時候,我們可以尋求一些折中的解決方式,多給孩子一些安慰,可以阻止孩子怒氣沖沖。


發(fā)脾氣是寶寶表達(dá)失望的方式

  理由三:“我做不到……”

  父母讓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很難做到的事情,難免會發(fā)生小意外,因為他們非常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父母對孩子進(jìn)行細(xì)致的觀察對此有幫助:我的孩子究竟已經(jīng)會做什么?還不能做什么?如果她喜歡幫助媽媽做事的話,那就做些力所能及的吧。

  而在失誤發(fā)生以后,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打擊小家伙,我們不要說“看,你又把事情弄砸了”或者“哎呀,你根本做不了這個”,這種話會讓孩子感到沮喪。

  理由四:“大人們就是這樣做的!”

  孩子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像爸爸那樣做很多事情,又像媽媽那樣心靈手巧,嫻熟地倒果汁、推購物車、把鑰匙插到鎖眼里等等。小家伙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并且樂于給爸爸媽媽提供幫助。雖然這些行為可以促進(jìn)孩子的生長、發(fā)育,但是并不一定總能給父母帶來快樂。在這種情況下,盡管你想大哭或者大叫,但是最好克制住自己并且給孩子一個友善的表情,然后向孩子做好示范和引導(dǎo)。這個過程可能充滿了樂趣,它滿足了孩子的模仿需求,同時慢慢熄滅了媽媽心頭的怒火,促進(jìn)了親子感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