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問題家長應該如何回答?

編輯:denghuiyang | 出處: 媽媽網(wǎng)

  問題一: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與眾不同的,有各自的特色和長處。隔壁孩子也許適合鋼琴,你的孩子也許更適合畫畫?更喜歡體育?家長們要做的,就是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彌補孩子的缺點。培養(yǎng)孩子,成就孩子。條條大路通羅馬,鋼琴不是唯一的選擇。

  問題二:不止一位家長在跟我溝通的時候提到:“我小時候特別想學鋼琴,但沒有條件,我一定不能讓孩子再留下這個遺憾。”注意,這個遺憾是你的,不是孩子的!在學琴的事情上,家長可以適當引導,但千萬不要大包大攬,全盤做主。家長遺憾沒有學到的本領,不一定是孩子的強項。

  問題三:不管是一門心思要學琴還是考察過所有項目再決定學鋼琴,其實并沒有定論說哪種方式更對,只是提醒家長在有關送孩子去學彈鋼琴這件事上,必須要做客觀的而不是主觀的決定。請認準孩子的確略有音樂上的靈氣和興趣,再慎重開始。千萬不要因為鋼琴,而耽誤了孩子在其他方面表現(xiàn)出的特有的才能和熱情。

  問題四:在絕大多數(shù)家庭里,媽媽是負責孩子練琴的主力。這不是辛苦幾天或幾個月就可以解脫的“苦差事”。每天陪練琴,每周陪上課,和老師溝通,考慮音樂會、比賽、表演等事宜,這是一份長期的、持久的工作,所有的付出也許并不會立刻得到感激和回報。你想好了嗎?所有的付出還可能引來孩子的極度不滿和反抗,你準備好了嗎?

  問題五:大部分中國家庭沒有專門的琴房。在孩子練琴的時間,你不能看電視,不能聽音樂,不能大聲說話。周末的全家郊游會變得稀少,因為時間要留給鋼琴課。即使是難得的出門探親、旅游,還要考慮到是否帶上鋼琴教材,或者是目的地有沒有鋼琴培訓中心可以臨時練琴……借用一個名詞,孩子練琴,是全家的“系統(tǒng)工程”,這些,所有的家庭成員必須共同為此而付出。

  問題六:對孩子的教育是許多夫妻吵架的重要肇因,況且學鋼琴的過程中,會有無數(shù)選擇。例如,在專業(yè)或非專業(yè)的問題上,在買什么鋼琴的問題上,在練琴誰主陪的問題上,在投入多少資金的問題上……不要等到孩子開始學琴才為這些事情爭辯,提前解決它!俗話說得好:丑話說在前頭!

  問題七:領孩子走上鋼琴路,這條路它是“自己長腿”的,因為有很多情況都不是父母能左右的。孩子的才能、性格、喜好、機遇……這些可以引導,但很難控制。孩子一旦真正開始學琴,就要做好任他自然發(fā)展的準備。即使不得不放棄,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問題八:如果小孩子從四歲開始學琴,學到十四歲,二十四歲,仍看不到成為鋼琴家的希望,這時家長可不能后悔當初培養(yǎng)孩子學鋼琴!即使是天才琴童也不保證個個能成名成家,那需要實力、努力還有運氣!成不成鋼琴家未必百分百決定權在自己,這當中還有很多機遇和運氣的成分。

  問題九:聽別人彈琴很享受,為別人演奏也很滿足。但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練琴和所有的藝術門類一樣,都是要下苦功的!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十年如一日的重復,聽的人開始厭倦,何況彈的人?你會不會舍得孩子有這些生理、心理、腦力上的壓力?能不能忍心看孩子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只為某個不確定的未來?

  問題十:我是堅決反對打孩子、罵孩子的行為的。在美國長大的我,認為打孩子是一種無能、粗暴,和犯法的行為!但是,我也提前告訴所有剛把孩子送進鋼琴琴房的父母,在陪孩子練琴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xiàn)摩擦,一定會有你想發(fā)火的時候。在決定讓他學琴前,家長是否能向自己保證盡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當自己有氣的時候,決不把孩子當出氣筒?

  琴童小故事:被迫學法律的舒曼

  比起現(xiàn)在很多父母不問孩子意愿就勉強他學習鋼琴來,舒曼的故事可算是比較獨特了。這位音樂史上的著名人物,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是位出版商,母親則是醫(yī)生的女兒。按理說,這樣的家庭應該支持孩子學藝術,而且,7歲才開始學習鋼琴的舒曼已經(jīng)顯示出他的天分,他12歲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卻在讀大學時因為母親的堅持,只能在萊比錫大學攻讀法律,直到20歲才被允許跟隨一位鋼琴家(后來成為他的岳父)學習鋼琴。可惜,因為急于求成,他的過激練習導致手指受傷,音樂史上也失去了一位可能的杰出演奏家,還好,他的音樂天分并未隨手指受傷而消失,在作曲和音樂評論方面他是當之無愧的大師。

分享到: